哪些游戏属于电子竞技类游戏?
您这位同学的说法肯定是错的,而且错的特别离谱,电子竞技,就是在电子数字化平台上比赛技艺,基本所有符合这个定义的游戏都能称为电子竞技,只是有的比赛有更多的将近更多的人关注而已。然后挨个纠正:“dota上手难精通难没有低门槛。”一个游戏上手难可并不是坏事,这样能筛选和培养比较忠诚的玩家,能保持比较好的氛围,相反,我觉得那些容易上手,门槛很低的游戏才是比较不符合竞技精神的,就比如LOL,英雄属性很明显就大于个人的发挥,同时AI机制也使得玩家的操作异常便捷。
这反而使得英雄联盟的比赛观赏性不高。“csgo没有野怪”,这大概是我最近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你见过多少竞技FPS有野怪的,CS又不靠经验值,等级来取胜,完全不需要打野,更不需要野怪。“只看枪法太注重个人实力没有团队精神”,这就更是胡说八道了,CS可以说是他列出的游戏里最最最考验团队合作的游戏了,CS里,你要是不开麦克风,不报点,人家就会说你是个毒瘤,因为你如果不分享信息,对方就很可能从各种点位偷袭你的队伍,从而输掉比赛。
“ow连经济都没有没法拉开差距步步为营”这是人家游戏特性,也是守望先锋好上手国内人气这么高的原因,没什么好指责的。“星际争霸老古董一个,早该退出电竞舞台了”很不巧,星际这个老古董,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魔兽争霸3的哥哥辈,而Dota最初也只是魔兽争霸3的一个自定义地图,LOL等后起之秀也都是在Dota的影响下诞生的,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LOL爷爷辈的游戏,不玩可以,至少对人家的地位要有点了解,在去评论。
为什么现在游戏版号那么难拿到?
版号对于游戏公司来讲,可以说是比命还重要的,因为没有版号的游戏,就无法在中国大陆的游戏市场上加入任何氪金系统,也就无法实现盈利。比如《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就是因为没有版号,所以至今也没能加入充值功能……没有商城的腾讯游戏↑↑↑没有版号的游戏公司,想要上市挣钱,就只能走两条路:1、下海,2、走steam这种境外平台下海挣钱就意味着放弃中国大陆市场,转向全球市场,比如IGG公司的《王国纪元》、网易的《荒野行动》,在海外都挣了个盆满钵满。
至于第二条路,看看腾讯的《无限法则》就很清楚了……而且不只是新游戏需要版号,就连老游戏的新资料片也需要版号,所以版号对中国的游戏公司来说,是个比命还重要的东西。而这次共有80款游戏获得版号,其中端游6款、页游6款、PS4游戏1款、手游67款,但没有一款是腾讯网易这俩中国最大游戏厂商的游戏,这是为什么呢?游戏行业人士对于这样的情况,主要持以下三种看法。
(仅为行业内看法,不代表其他意见)一、大厂底子厚,先让小公司回血过审的游戏中,有许多是名不见经传的游戏公司制作的,从规模上来讲,他们是游戏商城上的“小公司”。在百度搜这些游戏的名字,都要翻一页才能看到。毕竟小公司不比腾讯网易底子厚,产品业务线单一。个个都等着新游戏上线嗷嗷待哺。在审批人员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让熬了9个月的小公司回血。
而这一波版号下来,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二、第一批是样品,教大厂做游戏引用知乎用户@郑金条的观点:当前的游戏热门流行的四要素都处于高风险区:Gambling(赌博)、Adult(成人)、Violence(暴力)、Human/instinct(人性)/Weaknesses(弱点);而以下三元素在产品制作时,需要前置化重置:Positive Values (正面影响价值)、National Sentiments(民族特有)、Folklore traditions(民间传统文化)或许非业内人士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我给大家简单翻译一下:危险四要素,最好不要有,积极三要素,会优先考虑。
而另一层意思则是,什么样的产品能过审呢?没有一个明确的细则,但就是这些了!这些产品共有的特性,大家可以去找找,这些就是未来游戏能过审的“样品”!这也是为后续规范大厂的产品,提供了依据,大家都得按规则来。三、整治行业毒瘤这里引用知乎用户@神奇胖虎在哪里的观点:可能从玩家的角度来讲,MMORPG、MOBA等游戏,才是游戏市场的收入大头。
其实不然,真正从量上占据游戏市场的是棋牌、麻将、捕鱼类游戏。而这类游戏在审批时划分到休闲益智类游戏中,并且每月在审批结果,约占益智类游戏的70%以上。远的不说,就说2018年3月广电总局公布的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中,一排下来都是和麻将、捕鱼有关的游戏。而这类游戏的出发点是寓教于乐,可是由于玩法的因素,这类游戏很容易诱导玩家参与赌博。
你认为《魔兽世界》哪部资料片最烂?
德拉诺之王》被寄予厚望2014年,在《德拉诺之王》推出之前,漫长的《熊猫人之谜》5.4末期让玩家无事可做。全球玩家数量下跌至680万人,一个季度流失了超过80万玩家。大家都期待着全新版本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在当年的嘉年华上暴雪如期带来了全新资料片《德拉诺之王》。预告片中吼爹的矫健的身姿和展露无遗的霸气至今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德拉诺之王》有许多优秀的地方,平行时空的剧情设定让《魔兽世界》玩家体验了一次做科幻电影主角的感觉。全新的技能动作设计让打击感大大加强,要塞系统让玩家感受真正的“我的地盘我做主”,百人大型开发战场阿什兰更是PVP玩家的圣地,外域的原始风光让人期待。黑石铸造厂引发玩家大规模AFK版本初期玩家们沉迷要塞和阿什兰,“休想骗我出要塞”也成为了当时玩家口中的口头禅,IGN也为其给出了9.0的高分。
可是好景不长,2015年推出的全新团队副本黑石铸造厂,超高的难度让国内各大PFU公会春节都感受黑手熔炉的无情高温。黑石铸造厂不仅难倒了PFU公会,更劝退了大量PFF公会。此时爆发了魔兽史上最大规模的AFK大潮,玩家流失超过三分之一,活跃玩家从资料片初期的1000万人,跌倒了590万人。种种设计饱受诟病,甚至让玩家恶心本来获得玩家称赞的要塞成了限制玩家社交的设计,玩家每天上线收菜,下线玩炉石等其他游戏成为常态。
号称无需加载就可进入的阿什兰战场,逐渐变成了PFU公会脚本挂机获取荣誉点的天堂。真正的PVP玩家挤不进战场,就算进入战场也只能被脚本吊打。设计师为了鼓励玩家进入团队副本开荒,暴雪削减了随机团的奖励,降低随机团装备等级的同时还将套装外观都变成了“破铜烂铁”。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让玩家尝试开荒,范围锁死休闲玩家的提升装备渠道,导致差评如潮。
橙戒设计得过于超模,首次出现了围绕一件装备安排副本战术的情况,在大家DPS普遍4~5万的时候,法师可以利用橙戒和饰品打出40~50万的恐怖DPS。不过相比之前的各种酷炫橙武和橙披,橙戒收藏价值却并不高,一些休闲玩家甚至放弃了橙戒任务。史诗般的剧情被阉割暴雪本来设定的剧情是玩家脚男穿越回阿克蒙德渗透之前的德拉诺,抓住逃跑的加尔鲁什,改变历史拯救另一个时空的德拉诺。
体验与历史上著名的德拉诺七雄零距离接触,了解嗜血之前的兽人历史,并期待着格罗玛什·地狱咆哮的最后出场。可玩家的流失导致暴雪设计师草草结束了《德拉诺之王》,原定的最终BOSS由吼爹变成了阿克蒙德,剧情的跳跃让人莫名其妙。吸取教训之后,暴雪推出了史诗感拉满的《军团再临》。经历了《德拉诺之王》的失败之后,暴雪痛定思痛推出了诚意满满的《军团再临》。
每个职业的三系神器,史诗般的剧情故事,随机掉落的橙装,无穷无尽的大秘境都让玩家无法自拔,活跃玩家人数超过1000万。暴雪本来指望用《德拉诺之王》挽回5.4《熊猫人之谜》流失的玩家,可万万没想到却制作出了公认的最烂资料片。不过也正是因为《德拉诺之王》的巨大失败,让暴雪推出了“真香”的《军团在临》。希望暴雪能够以史为鉴,不要再制作出《德拉诺之王》这样的“劣质产品”。
有哪些运营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关服的网游?
有句话说的好,叫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虚拟的电子产品,游戏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欢乐时光。而网游因为需要大量的服务器和人力进行维护,相对来说存在的周期较短,尽管如此,有些游戏依然能运营超过二十年,今天GoGo就来带各位一起看看那些网游里的寿星们:1.《北大侠客行》,21年看到这个游戏画面,很多玩家的表情可能是一脸懵笔,事实上这款国产MUD《北大侠客行》从96年运营至今,已经超过21年的时间,到今天还存留有大量的优质玩家,游戏主题内容也还在不断更新,这一切都成为了圈内的一个美谈。
更让人敬佩的是,游戏自创始至今坚持免费,运营费用来自官方自筹和玩家捐助,这样游戏,这样的玩家,是真爱。2《网络创世纪》,21年《网络创世纪》作为游戏史上首款图形MMORPG,在被单机游戏单据的90年代杀出一条血路,开启了网游的上升之路,游戏自96年推出至今已有21年的时间,一直保持着收费运营模式,2018年,官方发布了新的资料片“Endless Journey”(无尽之路),公布了免费运营的消息。
2.《万王之王》,21年《万王之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96~99年,该阶段游戏的形态为MUD,开发者是台湾清华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的一对夫妻博士生——陈光明和黄于真,他们因网络而相识、相爱,也因网络游戏而一同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范冰冰当年是《万王之王3》的游戏代言人第二个阶段是99年~至今,该阶段的游戏形态为MMORPG,游戏于2000年7月底引进大陆,开启了中国网游数百亿的市场大门。
4.《风之国度》,21年国内玩家对于这款游戏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韩国玩家心中,《风之国度》的地位很高,游戏根据同名动漫改变的MMORPG,从1996年4月份开始正式运营,到现在已经有21年,累计玩家超过1800万。5.《传奇》,20年《传奇》由韩国Actoz在98年推出,当时只在韩国本土运营,游戏的火爆引起了陈天桥的关注,2001年11月,盛大将这款游戏在国内上线,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热血传奇》。
游戏在中国网游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长达20年的运营过程中,不仅见证了一代游戏玩家的游戏历程,也见证了网络游戏的一个时代的变迁,其经典玩法以及模式在现今很多游戏中开枝散叶并得到延续。6.《魔兽世界》,14年相比以上的几款游戏,14岁的《魔兽世界》显然还是太年轻了,但就影响力而言,魔兽世界却让这部几部作品难以望其项背,不夸装的说,魔兽世界是网络游戏的巅峰之作,但是暴雪爸爸几年似乎有点不思进取,游戏的机制和玩法缺乏变化和创新,再加上MOBA和吃鸡游戏的火爆,玩家严重流失。
《英雄无敌》热卖20年,公司早已凉透,那这款游戏到底是谁在运营?
今天和大家一起回忆一款经典游戏,英雄无敌。英雄无敌的全名其实是“魔法门之英雄无敌”,属于RPG“魔法门”系列的一个外传,所以早期版本(前三代)游戏里的英雄以及剧情都与“魔法门”主线息息相关。比如1995年的第一代英雄无敌,看起来讲的是红黄蓝绿四个颜色互相打的故事,但实际上它是有剧情的。它的剧情是一个叫莫格林-铁拳的人从某遥远星球跑来,因为他的叔叔把他爹杀了,篡位。
他是怎么来的呢?他是通过一个神奇的传送门来的,这个门就是“魔法门”(Portal)。那么莫格林来到这块新大陆(叫“恩洛斯”)之后组织了自己的势力,也就是游戏里的红色,骑士族,与其他三个种族争夺王位。最后他成功了,1代的故事以骑士族统治大陆,建立“铁拳王座”为结束。由于1代是95年出的所以玩过的人可能不多。
在当时我们最惊奇的不是游戏有多好玩,而是它的画面居然这么漂亮!因为它采用的是640*480分辨率(VGA),而当时有不少游戏还是用的320*240:在14寸球面显示器上被拉伸得不成样子。那么《英雄无敌》以VGA高画质瞬间就给我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这种震撼在整个90年代里只发生过三次(另外两次是暗黑破坏神和雷神之锤)。
用今天的话来说,光是画面就把我们吸住了,迫不及待想要玩玩看。游戏本身和后来的3代差不多,招英雄在地图上跑,占矿,捡资源,盖城里的建筑。然后招兵,打怪,攻城,统一全地图。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当时游戏设计还不完善,所以有很多鸡贼战术。比如不存在“智慧术”,是个英雄就能学任何魔法,所以有招新英雄冲出去放末日的自爆打法。
时空门也不需要智慧术就能学,随时可以学随时可以用,所以1代的玩法在细节上会有些不同。关于1代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当时玩的英文版,有些东西靠猜可以猜出来(比如说部队,价格越贵就越厉害),有些却不能猜。我经常看到地图上有个宝物,电脑好像瞎了一样每次都不拣——我就跑过去拿起来。后来过了很多年我才知道那个宝物叫“厄运斗篷”,会-2士气而且扔都扔不掉,难怪电脑不要!很快,1996年又出了英雄无敌2代。
它比起1代主要是增加了“第二技能”,以及增加了两个新种族。按剧情设定,分别是代表光明的罗兰德和代表邪恶的阿基巴德(名字有点拗口)。他们本来是兄弟,是1代里老国王莫格林-铁拳的儿子。结果老国王挂了,两兄弟争夺王位,于是打了起来。有趣的是国内很多人玩的盗版游戏,一开始的动画显示不出来整个屏幕都是黑的,只能凭感觉盲选:点左边就是罗兰德、点右边是阿基巴德。
与此同时还有背景音效,“选择你的国王”。当年你是不是没搞明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破案了。1999年的《英雄无敌III》严格来说,并不经典。它比起2代有不少改进,种族增加到了8个,每个种族都有7个兵种且均可升级(2代只有部分兵种可升级),大量新增宝物、法术等等,但本质上和1代没什么区别。此外,游戏还有很多不平衡之处:一回合双魔法的Bug很多人都知道吧?另外人族的大天使一开始是不需要宝石的,5000块一个随便招,这使得人族超级强大。
四个法术分类的设定也带来了麻烦,不学大师土系魔法打大地图根本玩不下去……玩家们迫切需要更平衡的版本,以及他们还希望游戏变得更有乐趣:大地图不能只是纯粹堆单位的过程。很快它出了第一个资料片“末日之刃”。这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版本,没有多少人记得末日之刃这把神器,但是却捧红了格鲁这个英雄(俗称“刀疤脸”)。他的特技是把小弓升级成为神射手,非常好用,后来多次出现在各RPG地图中。
另外它加入了“随机地图”功能:是的,随机地图是末日之刃出的,不是死亡阴影。关于“末日之刃”我最深的印象,是我刚玩时有一次出了3个天使 xxx的部队,在野外横冲直撞一路割草,忽然看到一个神秘建筑叫“水晶洞穴”。点上去提示说“这里有3条水晶龙在防守你要打吗”,我心想我3个天使还有什么打不下来的,然后就开了自动战斗……2000年,《死亡阴影》上市了。
除了增加新战役新英雄新宝物之外,它最大的改动就是增加了“组合宝物”。不要小看这个改动,你打超大地图时如果有了xx和xx,你就会不自觉地想要找到第3件宝、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也就是说,游戏有了新的动力。从系统来说“组合宝物”是英雄无敌2就有的设计,在它的资料片“忠诚的代价”里如果你获得了安杜兰之剑、安杜兰之盔和安杜兰之甲,它们就会自动组合成“安杜兰战斗服”, 5攻 5防 5魔,士气和幸运永远最高,且获得“大转城”法术,非常实用!而“死亡阴影”的主线剧情也是围绕着组合宝物展开,为了击败拥有组合宝物“诅咒铠甲”和“不死国王斗篷”的Sandro(山多拉、山德鲁,这里有好几个不同翻译),四个英雄想尽办法,最后他们也组合出宝物“天使联盟”,用这把神奇的宝剑斩下了Sandro的人头!(2代里转城和大转城是两个不同法术,前者只能让你回到“上一个访问的城镇”,类似3代没土系魔法的回城术。
大转城则是想去哪就去哪,类似3代有专家土系魔法的回城)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对“组合宝物”的向往,使得我们在“死亡阴影”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这里就可以看出回合制游戏的凶险了,往往我们总是想着“再打一个回合就睡觉”“打完这个回合就睡觉”,不知不觉抬头一看咦天怎么亮了?2000年时我正在读大学,有三款游戏能让我通宵达旦地玩:死亡阴影、暗黑破坏神2和网吧联机CS。
2000以后就是网络游戏的天下了。与此同时,“魔法门”和“英雄无敌”系列的开发公司3DO也因为投资开发游戏主机失败,黯然倒闭,使得“英雄无敌4”版权被卖给了俄罗斯人。所以我们看到的英雄无敌4感觉怪怪的,从画风到玩法都是如此:游戏里最强生物是黑龙,但把各项属性练满之后,你的英雄一脚可以踢死10条黑龙!这是真正的“英雄无敌”,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游戏里的生物可有可无、基本沦为陪衬。
这使得游戏失去了策略性和趣味。之后英雄无敌又出了好几代,不过反响都不算高。以目前的说法,整个系列一共7代,最好玩的还是死亡阴影,其次是5代。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人怀着对“英雄无敌3死亡阴影”的感情,开发了一个MOD叫“神之苏醒”(WOG)。这是一个改动非常大的MOD,可以说除了引擎和界面没改,别的全都改了。
比如玩家不需要城镇也能游戏,比如英雄可以不带部队只靠追随者打,比如增加了强大的“第8级生物”……WOG加入了大量新定规则和玩法,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英雄无敌”系列,为其注入新鲜活力。更重要的是它允许你自定义规则,从而把“死亡阴影”变成了一款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同的游戏。再加上大量的自制RPG地图,可以说你永远不需要担心没有担心可以玩。
而作为一款回合制游戏它保留了“耗时间”这个特点,所以尤其适合那些出差的人:飞机、高铁上三四个小时,算上存取档时间,你可能连WOG一张XL超大图的第一部分都还没打完。所以WOG一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玩。此外,俄罗斯人还在WOG基础上又继续开发全新的游戏版本,叫“深渊号角”。这个版本回归一开始的死亡阴影,增加了一个种族,去掉了大量WOG设定,让游戏变得更简洁(同时也更安全,因为WOG里大量的ERM脚本使得游戏很容易出Bug然后退出)。
网易520发布会公布了《逆水寒》新资料片计划,有人说更新充满求生欲,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大家好,我是X博士。上线将近一年,一直话题不断的《逆水寒》于近期在网易520发布会上公布了新资料片计划。新职业男素问、千人PVP玩法、全新团本以及武侠生存玩法...还有与贵州雷山政府一起,通过游戏探索文化旅游扶贫新模式。这一系列的组合拳,让我们看到了这款网易最后一款端游在经历种种风波之后其背后满满的求生欲。
对《逆水寒》保持长期关注的X博士,恰好借助这次520发布会的机会,对《逆水寒》制作人叶弄舟好好“拷问”了一番。划重点一:男素问制作难度很大,灵感竟来源于少林?在6月27日上线的新资料片“混江湖”中,男素问将会作为这次资料片中的新职业登场。男素问其实在去年底就有放出过消息,只不过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为现成职业增加男性体型的操作居然要让我们等待半年之久。
为此,在X博士当面质问了叶弄舟,问问他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忘了做或者是在偷懒。“一开始我们打算素问这个职业就是女的 ,但是我们有很多广大男同胞有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心,应该去满足他们。”但是在制作男素问时,却发现了一个困难点。素问的武器是绸带,女性角色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展现阴柔之美,但男性角色在使用的时候不免会有点娘。
那么如何让这个角色能够体现刚柔相济这个点,就比较困难。“有一天看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当时就觉得这就是力量与柔性美结合的非常好的一个点。既有男性阳刚的一面,配合绸带又有舞蹈柔性美的一面,一下子就是找到了答案。”而负责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编舞的就是著名舞蹈家黄豆豆老师,正如大家在发布会上所看到的那样,黄豆豆老师将会承担这次男素问的全部动作捕捉。
相信届时男素问会给大家有别于女素问完全不同的体验。划重点二:混江湖, 到底怎么个混法?我们看到许多游戏在选择资料片名字的时候,基本都是四个字的,而《逆水寒》这次却一反常态选择了只有三个字的“混江湖”。叶弄舟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混江湖”资料片其实传递了一种氛围更轻松,更休闲,门槛更低,更有市井感的武侠江湖体验。
并且还针对过去一年运营中发现的诸多痛点与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正如叶弄舟在会上所说,逆水寒将继续完善 PVP 玩法,做出差异化、梯级化、竞技化的 PVP 玩法体系,第一战就是“千人阵营战”。↑加入朝廷或是水泊梁山?↑PVE方面,新资料片将开放最高等级至89级,新增约480分钟的游戏剧情,新增支线、雅集、奇遇任务数量多达几十个,此外还将推出全新大团本——昆仑虚遗迹。
不仅完善一些玩家之前呼声比较高的内容,再加上一些创造性的创新玩法,比如说荒野求生。总体上来,就是尝试让这个武侠世界更具生命力。“我觉得去经历这种有生命力,鱼龙混杂的江湖的方法,最好的一个词就是“混”,它里面包含的意思非常的多。”划重点三:与华为5G合作,云游戏解决客户端太大痛点相信关注《逆水寒》的玩家应该会发现,除了那些经常出现在微博热搜的负面话题,《逆水寒》也经常会“串戏”到一些科技板块,时不时就会放出一些诸如RTX实时光线追踪技术,TRESSFX发丝技术,Truesky等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
不过这些基本都是高端配置玩家的专属享受,对于一些低端用户来说,也就是听听罢了,徒增羡慕而已。但是,在这次520现场,X博士从叶弄舟口中打听到了一个新的黑科技技术。据叶弄舟透露,他们正在与华为一起合作,利用5G和云游戏这样的平台去做一些云游戏相关的东西。用简单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今后玩家可以借助5G技术,直接使用任意配置的电脑甚至手机等移动设备在云端畅玩《逆水寒》,根本不用下载70G的客户端就能流畅体验《逆水寒》的顶配画质。
课后总结在《逆水寒》上线的一年来,可以说是话题不断,基本每隔一两个星期就能看到正面的或有争议的消息上热搜。但是从最近几次的结构性内容改革来看,《逆水寒》确实是找到了玩家痛点而且在努力往好的方面发展。有人说《逆水寒》“家里有矿才能玩”,也有人说玩《逆水寒》挖到了金矿,那么接下来《逆水寒》的“混江湖”资料片又将给玩家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就看它6月27日之后的表现了。
谁玩过《网络创世纪》,也就是UO?如何评价?我觉得这个游戏就算玩到死也玩不腻啊,为什么玩的人少?
网络创世纪《Ultima Online》简称UO,这是一款97年的古董级网游,更是图形界面网游的始祖,98年下半年以私服的形式来到中国,很遗憾,官方一直都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国人早期对于UO的体验是不完整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这款游戏的魅力所在。可以说至今全球都没有一款游戏在系统上能超越当年的UO,因为在互联网游戏元年,游戏的开发是很纯粹、很讲情怀的,所有的游戏制作人都以用游戏设置和用户体验为目的去开发游戏,而Origin公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UO中你可以体验到一个近乎和真实世界没有区别的虚拟世界,在那里有数十种技能,不只是战斗类,还有很多生活类,哪怕是在野外点火也拥有一个独立技能的存在。
角色方面从战士、法师等战士职业到木匠、裁缝等工匠职业你可以在UO的世界里扮演任何人,甚至是小偷、乞丐、占山为王的土匪、在城内每天穿着奇装异服的时尚达人。鄙人很荣幸与98年年底的时候有幸和几个朋友在UO上海站(即Sunny Land)体验了几年UO生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几年的体验让之后的传奇、奇迹、乃至魔兽世界都无法再满足我对于网游的胃口,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商业模式的变化,后续的网络游戏从开发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无法到达UO的高度,因为在UO之后没有游戏运营商愿意让一款游戏的老玩家,用自己积累了许久的财富和装备去养活一大批新玩家。
因为如今的互联网游戏早已不是当年的月卡、点卡模式了,基本都是靠免费的模式来吸引玩家,靠少量“煤老板”的充值服务赚取收入,这样的模式可以在短时间里保证游戏的免费玩家人数,又能确保一定的收益,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并服”的形式来调整不同服务器的盈亏。如果把游戏中虚拟财富的流通权交给玩家,那么可能1-2年后游戏公司就要面临倒闭,可以说是市场环境导致了如今的网络游戏再也没有可以超越UO的可能,很幸运我在十几岁的青葱岁月能接触UO,就如同它的名字《网络创世纪》一样,UO或许永远不会再被任何公司复刻,但是它确实开创了一个时代。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