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拥有最齐全的潜艇部队,从微型潜艇、中型潜艇到大型潜艇,分为中程潜艇、远洋潜艇等特殊型。“华沙女人”级(也称为基洛级)潜艇是俄罗斯常规潜艇舰队的主力潜艇。如今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已经过时,急需替换。636.3型潜艇属于第三代柴电潜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
二战时期,日军潜艇部队战果如何?
谈到这个问题其实很想笑!二战时期日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潜艇部队,但是战果却可以忽略不计。日本对于潜艇的运用特别的奇葩,不走寻常路,所以战果也异常的寻常——几乎没卵用。唯一值得说道的就是误打误撞的击沉了美国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整个二战日本潜艇部队所有的成果甚至不如德国潜艇部队顶峰时期一个月的战绩。往下侃大山↓↓在聊日本人奇葩的潜艇战术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日本二战时期潜艇部队的实力。
二战时期日本拥有170多艘潜艇。日本拥有最齐全的潜艇部队,从微型潜艇、中型潜艇到大型潜艇,还分为中程潜艇、远洋潜艇等特殊型。上图中的潜艇是伊400巨型潜艇,可以携带三架水上轰炸机,当时整个世界3000吨以上的潜艇一共56艘,日本就有52艘。日本的超远洋潜艇完全可以开到美国的西海岸。日本还拥有伊58这种自杀式潜艇。
这么牛逼的潜艇部队偏偏让日本人搞瞎了。继续往下侃↓↓现在来说说日本的奇葩战术!日本潜艇跟德国潜艇的作战使命不同。日本把潜艇都用来攻击美国的军舰,比如航母啦、驱逐舰啦、巡洋舰以及战列舰这些;而德国的潜艇部队则主要用来破坏敌方的海上交通线和攻击商船跟运兵船。这两种不同的打法造就了不同的战果,德国潜艇部队各种超神,而日本潜艇部队各种超鬼,完完全全属于天坑一级。
日本海军170多艘潜艇被美海军击沉了将近130艘。当然日本潜艇部队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击沉了美军一些军舰,比如大黄蜂号航空母貌似还击沉了那么一两艘航母,再加上几艘驱逐舰。也就这么点战绩了。完全没有潜艇大国该有的战果。难道日本人不知道驱逐舰克潜艇吗?美国的驱逐舰就跟下饺子一样。真滴笑死银!接着往下侃↓↓日本海军的整体战略就是取得太平洋海上的主导地位,控制各个资源的航线,忽略了干扰航道以及切断航道的意义。
现在日本海军有多少艘军舰和潜艇?
现在日本海军又叫海上自卫队,由于现行日本宪法的限制,因此编制上跟武器都是偏重防卫,原则上不配备具侵略性的舰种,如航空母舰、巡洋舰和核潜艇等,以及进攻型兵种,如海军陆战队。兵力约44000人左右,拥有各式舰艇约150艘,潜水艇×16,护卫舰(直升机航母、驱逐舰、巡防舰)×47,导弹快艇×7,码头型运输登陆舰×3,小型扬陆舰×2,登陆舰×2,气垫艇×6,扫雷舰×3,扫雷艇×21,扫雷管制艇×2,扫雷母舰×2,练习舰×4,练习潜水舰×2,训练支援舰×2,多用途支援舰×5,海洋观测舰×4,声纳探测船×2,破冰船×1,敷设舰×1,潜水舰救难舰×1,试験舰×1,补给舰×5,特务艇×1,其余在建或是辅助船只若干。
目前主要由四个八八舰队(分别由八艘军舰及八架反潜机组成一个舰队)为海上战斗主力,比英国和法国舰艇加起来还多,以反潜与扫雷的高度重视而闻名,训练也集中在这两项,这两项是海上自卫队的长处,其中扫雷排名世界第一,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海军,反潜护卫舰均配备近中程防空导弹,擅长击落敌方的弹道导弹。弱点则是水面力量面对空中武力显得脆弱,必须依赖航空自卫队。
由于海上自卫队装备种类繁多,着重介绍几大主力吧。金刚级驱逐舰,一共建造4艘——“金刚”、“雾岛”、“妙高”和“鸟海”,其配置的神盾系统相关设备是由美国方面以“海外军售”引入,排水量7500吨左右,除了是海上自卫队最早配备的神盾舰之外,也是全球除了美国海军之外最早出现的神盾舰。在护卫舰队中每1个护卫队群配备1艘,为舰队主要的防空中心。
出云级护卫舰,目前两艘——“出云”和“加贺”,满载排水量为2.6万吨,长度超过800英尺,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和控制飞行操作的右舷舰岛,拥有航母升降机和横跨整个舰长的机库,可以携带14架直升机,只要允许改装,也可以搭载固定翼战斗机,尽管这听起来像是一艘传统航母,但日本坚称该舰为“直升机驱逐舰”。苍龙级潜艇,8艘服役中,1艘已下水,水下排水量达到4100吨,是自二战时期的I-400级以来日本最大的潜艇。
被称为“大洋黑洞”的基洛级潜艇名副其实吗?
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刚刚宣布将使用最新型的636.3型“华沙女人”级柴电动力潜艇来加强波罗的海舰队的水下作战力量。第一艘建造的潜艇已经被命名为“彼得罗扎沃茨克”号,俄军认为636.3型潜艇很适合波罗的海,并将成为遏制西方对俄罗斯侵略的有效工具。根据《消息报》军事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未来将在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服役的第一艘636.3型潜艇,目前正在准备铺设龙骨,该艇被命名为“彼得罗扎沃茨克”号,项目施工合同是在去年签署的,预计建造3~6艘。
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的潜艇将按照最新改进的设计建造,与已经在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服役的636.3型潜艇相比,作战效率更高。“华沙女人”级(也称为基洛级)潜艇是俄罗斯常规潜艇舰队的主力潜艇。其中636.3型的“华沙女人”级常规潜艇的第三代改进型,由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研制。“华沙女人”级常规潜艇的出口型号曾提供给印度、中国、阿尔及利亚和越南等国。
从2010年到2016年,俄罗斯为黑海舰队建造了六艘潜艇636.3型,目前已经全部服役。首艇“新罗西斯克”号(B-261)等多艘潜艇还参加过实战,在黑海和地中海发射“口径”巡航导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目标。随后俄罗斯开始为太平洋舰队6艘同款潜艇,第一艘“勘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在2019年底进入太平洋舰队服役,第二艘“沃尔霍夫”号在2020年底服役。
整个批次的六艘潜艇将在2024年完成建造。636.3型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噪音最小的常规潜艇,拥有“大洋黑洞”的美称。配备了最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现代化的自动作战、信息和控制系统以及包括先进鱼雷、潜射反舰导弹和“口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在内的强大武器。由于北约在俄罗斯边境附近的存在和扩张,给俄海军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威胁,因此波罗的海舰队任重道远。
5月下旬俄军正式确定在波罗的海舰队补充最新型的柴电潜艇,使其水下作战能力与舰队的任务范围相匹配。尽管俄罗斯还有更先进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但该艇实际上已经下马了,在未来几年内都不会建造该艇。达拉级的最关键改进就是放弃了双壳体设计、转向单壳体潜艇。拉达级是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常规潜艇,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单壳体的结构设计。
与使用双壳体结构的基洛级常规潜艇相比,拉达级的排水量更小、内部空间更大,机动能力更强。不过拉达级的设计很失败,俄军方曾在2011年11月宣布拉达级潜艇未达到要求,因此不予接收,已建成首艇用作试验平台,后续建造计划取消了。因此俄罗斯又回到了636.6基洛级的成熟型号的老路上。如今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已经过时,急需替换。
驻扎在喀琅施塔得的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第123潜艇旅,目前仅有2艘能航行的老式877型基洛级潜艇,其技术性能已经十分落后。现代常规潜艇是强大的武器。对俄罗斯来说,636.3型潜艇将能够在波罗的海显示出良好的作战效果,潜艇将封锁波罗的海海峡,从而关闭通往海洋的通道。636.3型潜艇属于第三代柴电潜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
它们的长度为74米,排水量超过3.9万吨,可以潜入300米深处,巡航范围可达7500英里,主要武器是鱼雷、反舰导弹和“口径-PL”巡航导弹系统。636.3项目潜艇的最大特点,这是一艘完美的水声综合体,可有效用于广域侦察和监视。636.6潜艇配备了最新的水声和雷达设备以及现代化火控系统,水下行动对于提供俄军侦察和破坏行动非常重要。
由于远洋舰队规模的日益缩小,俄罗斯目前正积极加强近海防御,尤其是波罗的海、黑海、鄂霍茨克海等海岸线复杂崎岖海区的防御力量。波罗的海舰队第36大队的小型导弹舰的重新武装已接近完成,装备了最新的22800和22631型轻型护卫舰。今年还有计划在加里宁格勒附近部署一个营的“堡垒”岸舰导弹系统,装备P-800“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够攻击600公里范围内的敌舰目标。
而X-35“舞会”岸防导弹系统将被部署在圣彼得堡附近。636.3型潜艇最有威慑力的武器是能够发射“口径”巡航导弹,从而成为一个发射半径至少为1500公里的对陆打击平台,极大地扩展了俄罗斯海军的打击能力。“口径-NK”巡航导弹主要从鱼雷发射管发射,射程可达1500公里。波罗的海舰队的636.3型潜艇服役以后,只需要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斯克军港,完全不用出港,就可以用巡航导弹打到伦敦和巴黎等西欧大城市。
世界上有什么武器,能够摧毁美国的核潜艇呢?
把那几个说什么波塞冬鱼雷、驱逐舰的给我拉出去毙了……核潜艇分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战术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两大类。战略核潜艇里装的是洲际弹道导弹,导弹里装的是核弹头。以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为例,它装了24枚导弹,每枚导弹能搭载10枚核弹头,一艘俄亥俄总共装240枚核弹头。美国有18艘俄亥俄,总计能搭载4320枚核弹……每颗核弹都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30倍。
核潜艇是装核弹的工具,而且能装很多。陆地上的车辆、空中的飞机也能装核弹,加上核潜艇:三位一体。总共有三种常见的办法部署核弹。但英法两国基本上取消了陆基和空基,核弹全部装在核潜艇里。中美俄,大部分核弹也是装在核潜艇里。陆基、空基核弹是小部分。核潜艇占六成,飞机 陆地导弹发射井 发射车,占四成。美国的海基核力量是足以维持他世界霸权的。
他搞陆基装发射井里的民兵洲际导弹和装飞机里的B63核炸弹,很大程度是美国陆军、空军非得找个存在感:海军有核弹,我们也得有。俄国在战略核潜艇上弱于美国,中国的战略核潜艇以前是弱项,两国陆基的东风41、白杨M导弹可以弥补核潜艇的不足,有很大的实际价值。但随着中国核潜艇的发展,譬如096,中国的核力量也得向核潜艇倾斜,战略核潜艇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俄罗斯一样,再穷也得保持北风之神的开发。五大国都是靠战略核潜艇装核弹,英法是100%,中美俄是60%。中美俄的60%相当于英法的100%,足够维持国家安全,剩下的40%是补充,甚至有平衡军种地位的含义。五大国都努力的把核弹装在核潜艇里,为什么?安全!把核弹装在核潜艇里,是最安全的,没有之一。之前讲过地球每天要发生一万多次地震,每年500万次,陨石每天也不停的往下砸。
人类的城市在地球上只是一个小点,大城市三四百座。三四百个小圆点分布在地球上,被地震、陨石直接命中的概率非常、非常小,所以我们才感知不到那么多的地震、陨石。在城市、点之间,大面积的空地上,地震、陨石是极其常见的。人只是地球上的微生物,几百万凑成一个小小的黑痦子……陆地又只占地球的30%,海洋占70%。城市在陆地上只是一个小点,核潜艇相对于海洋,往大了说:针尖。
核潜艇可以长时间的潜伏在水下300-500米处,卫星、雷达、侦察机对它都无效。如果它产生的噪音在100分贝左右,基本上会和海水噪音、海洋背景噪音混到一起,声纳也无法再探测到它。针尖大小的东西,跑到远海,找块僻静地方,潜在几百米,噪音低于海洋背景,谁都发现不了它。当然还得加上静默,它不发出电磁信号,只接受信息,不发出信息。
潜艇在浮出水面的时候容易被发现,常规潜艇需要隔几天上来一次换气,暴露的危险增加。核潜艇不需要换气,可以几个月在水下不出来,又大大增加了发现的难度。发现是摧毁的前提。发现不了,不知道它在哪,摧毁个毛线?你那个波塞冬鱼雷请下来神儿了?发射出去,能在大海里自己找到核潜艇?在海洋里,核潜艇、波塞冬鱼雷、驱逐舰都针尖那么大,鱼雷放出去,在这么广阔的范围内能自己找到目标?鱼雷是贴符了还是开天眼了?英法的领土面积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把核潜艇放到海里,活动区域是几千万平方公里,扩大百倍,再加上在水下,被发现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不能被发现=不能被攻击=不能被摧毁=绝对安全。以中俄的领土面积,卡车拉着导弹在地面跑,也挺安全,但还是不如放到海里、水下。伪军迷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战略核潜艇和航母能混编在一起……资深伪军迷更是放飞自我,把护卫舰、两栖攻击舰、常规潜艇、战略核潜艇都编到了航母、驱逐舰、攻击型核潜艇的队伍里……还有丧心病狂的把E2D预警机装出云舰上。
这些舰最低得分五队:1、航母、驱逐舰、攻击型核潜艇2、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3、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俩岗位)4、护卫舰自己一队。5、常规潜艇自己一队。5队各走各的,编不到一起。战略核潜艇之间还不能组队,不能三五艘艇组队,万一暴露被团灭,损失太大:三艘核潜艇,连带里面装的720枚核弹全沉了,要老命。
每艘战略核潜艇都是自己单走,充其量带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当保镖。战略核潜艇之间也得各走各的。英法美俄的战略核潜艇加上中国现在的096,单艇出海,或者加一艘攻击型核潜艇,进入大洋深处,水下几百米一蹲,基本上都可以保证,绝对不会被发现。它不能跟航母凑热闹,得往僻静地方走:北极、南极、太平洋、大西洋……和航母一起走,那么招摇,反倒把危险招来了。
战略核潜艇属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靠隐蔽性不被发现,被攻击被摧毁这些事也就无从谈起。096的情况如果乐观,中美俄英法五大国的核潜艇只要出去,进入大洋,都是无法发现,谁都发现不了谁,非常安全。这是核潜艇的优势,所以,五大国才把核弹装到它身上。对付核潜艇不是没办法:全球撒网,各个出海口、通道都派军舰、潜艇、反潜机严防死守,发现水下可疑目标全球跟踪,水下布监听阵列……不是在家躺着,闭眼睛把波塞冬放出去,它自己就能游到几千里之外找到目标,自动击沉。
得先保证能发现、跟踪、识别、锁定核潜艇,才能谈攻击、摧毁,问题是现在谁有这个实力?前一阵美国在南海撞坏的是攻击型核潜艇。按理讲,战略核潜艇具备的优势,攻击型核潜艇都具备。而且它更小更灵活,应该更难被发现。但攻击型核潜艇很多时候得跑到对手家门口甚至舰队附近执行任务,会增加暴露的风险。攻击型核潜艇整体还是比较安全,有暴露的风险,但又不太大。
核潜艇轻易不暴露,暴露就是死。如果能及时发现,不论是战略核潜艇还是攻击型核潜艇,摧毁,都不难。护卫舰、驱逐舰、反潜机发射的鱼雷、深弹,都能摧毁它。普通的鱼雷、深弹即可,飞机、军舰在潜艇的头顶扔。轮不到什么核动力、无限航程的波塞冬。问题是发现不了。正常讲,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执行任务,得有自己家的航母、驱逐舰、舰载机掩护。
其他国家的军舰、飞机想过去摧毁,难度非常大。但跟无法发现的战略核潜艇比,再加上类似南海撞坏的人为失误,机会还是有一点点。攻击型核潜艇不作死,基本上也不会死。战略核潜艇是部署在远远的深海,谁也不接触,它的导弹射程1万多公里,怎么都都打到对手老家。第一,偌大的海洋,对手不知道它藏哪。第二,它藏到远远的,万里之外,其他国家即使知道它的位置,也没实力随时调动驱逐舰、反潜机开过去。
第三,美国有舰队,对手的军舰、飞机真有向他核潜艇藏身海域靠近的动向,千里之外就得进行拦截了。攻击型核潜艇有可能出现人为的失误,导致被摧毁,而且得是极其愚蠢的错误。但也不要灰心,之前咱们讲过,南海撞潜艇就是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因为海狼级潜艇不适合开到近海,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但美军就把它开过来了,然后它就撞了。
所以说对付攻击型核潜艇还是有机会。但战略核潜艇,从程序上讲,不会出现人为的重大失误。它不失误,就没招。核潜艇是五大国排在第一的装备,重视程度第一,排在航母前面,还得很大一截。人类最强武器,技术含量最高,威力最大。战略核潜艇的造价和重型核动力航母是一样的,一分钱一分货,这个地位的武器必然厉害,基本上无解。
为什么潜艇遇到驱逐舰后,第一反应就是下潜?
简单点说,潜艇下沉,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潜艇好比是一个利用战壕送炸药包的战士,隐蔽是他的战斗力,是它作战的基本形态。潜艇如果大摇大摆在水面上同水面舰艇作战,十有八九要输。因为速度,火力,机动性,观察力等等它都不占优势。.所以它如果碰上躯逐舰,第一动作就是隐藏起來,伺机发射魚雷,一招制胜。
如果俄罗斯出动潜艇在地中海与美军舰队较量,谁的胜算大?
目前俄军可以快速部署到地中海的潜艇部队只有以黑海内的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为基地的俄海军黑海舰队第4潜艇独立旅,该旅目前仅装备有5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距离地中海最近的俄攻击型/战略核潜艇是远在北冰洋的北方舰队,但若其南下驰援黑海战区就必定会通过北大西洋。一旦开战,北约在北大西洋强大的反潜兵力与完善的早期反潜预警系统SOSUS会使进入该海域的俄军潜艇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况且北约还控制着地中海的出海口直布罗陀海峡。
由此可见地中海内的水下战斗只能依靠前文提到的5艘“基洛”级潜艇。相对,部署在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北部海域的美军常备舰队是第6舰队,拥有一支导弹驱逐舰中队与三支核潜艇中队,其中有两支都是攻击型核潜艇中队,必要时还可以调遣部署于美国东海岸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与其组成一支颇为强大的海上兵力,远远不是苏联解体之后弱小的俄黑海舰队可以与之抗衡的。
同时,受制于地理因素,一旦黑海出海口博斯普鲁斯海峡遭到美军封锁,黑海舰队甚至无法前往地中海作战,而就算当前俄军可以在叙利亚拉塔基亚海军基地部署潜艇,仅仅5艘常规动力潜艇也不是美军第6舰队的对手。俄海军目前在叙利亚的活动,只是为了保住供其使用的军港,执行一些诸如向没有反抗能力的反对派、极端武装发射巡航导弹的任务。
核潜艇已经做到了水下无限航行,为何最多任务时间只有90天?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为何?这不是机器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人没法在一种隔绝的环境中,一直呆下去,时间长了人会发疯的。一说到这里,估计有很多人不理解。小编给您解释一下,说道到底人是一个具有感情的生物,您要是打个比方的话,人他其实就是一个各种信号的接收器。什么光啦,什么声音啦,什么味道啦等等,这些信息素勾连到大脑里头,大脑分析这些东西,产生化学激素,从而让人产生高兴,悲愤,哭泣等等一系列的反应。
如果您被关闭到一个没有任何外界信息,或者是外界信息总是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您至少能理解这个时候的大脑工作就会闲置下来,或者工作量达不到那个应该有的水平。您感觉会发生什么?小编告诉您,就一个字烦,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足够的长,会让人烦的想砸东西!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就会出现。当然这么说干巴巴的,小编举个例子。
估计大家伙都听过关禁闭这三个字,这一种惩罚措施,他不会揍你,也不会骂你,就是找个安静一点的房间,把人放进去,老老实实在里头呆着。一般情况下长一点都是七天,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最多就延长到十五天,再多就不允许出现。没被关过的小伙伴,包括之前的小编,认为这其实没什么,没人打扰不是很好吗?但小编要告诉您一件事,只要是被关过一次,之前犯过的那些个错误,基本上都不会再犯,第二次再被关进去的,那都是少数中的少数。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你这扯的有点远了,人家问的潜艇的事,你扯到关禁闭上了,这可十万八千里,老孙不会陪你这么玩的!”其实没有多远,潜艇下到海里,说道根子上就是一铁皮罐头,这铁皮罐头还是那种不带窗户的,下去了基本上就看不到蓝天白云,您连白天晚上都分不清。为了让艇员分清白天黑夜,有些国家就会用不同色彩的灯来区分白天和晚上,他们使用的表都是二十四小时的,绝对不会使用十二小时的。
狭小的空间,就那些个人,因为岗位的问题,活动的范围不是整个舰艇,仅仅是舰艇中的一小部分和休息区。您感觉这和关禁闭有区别吗?没太大的区别,要硬说有区别的话,关禁闭是为了惩罚错误,而潜艇是为了保卫国家牺牲自己。如果您还理解不了,您回想一下,坐绿皮火车的感受。那家伙让你在上边的硬卧上呆上一天一夜试试,小编自己就干过,说起来都是泪。
当时小编悲催的购买了上铺,好家伙,没事干睡觉吧,这通睡,睡到最后浑身的不自在,尤其是瞅着那几乎就盖在脸上的火车顶,有一种想要砸开的冲动,太难受了。潜艇的空间能有多大?睡觉的地方比小编睡的那上铺也好不了多少?还有那过道,基本上就是单人通道,迎面俩人想要错开走,这都挤的费劲。那过道之间有连接的舱门,脸盆大个窟窿眼,开门之前还得敲敲门防止对过有人,把对过的人砸伤。
就算遇到比脸盆大的舱门,你不低头都过不去,新兵上去了被撞个满头包那都是正常现象,不是撞门上了,就是被哪个阀门给顶肚皮上了,老艇员没被撞过的那都是在和你开玩笑。最倒霉的是,脑瓜子被撞了,您这还捂脑门的时候,保不齐一脚丫子踩空就掉到下面一层去了。睡觉的地方,可以说是见缝插针硬塞进去的。最豪华的是单间,一共有三个,一个是艇长的,另一个是政委的,最后一个译电员的。
进去一个人都挤,再进去一人基本上俩人就得来个贴面舞才能挤进去。说话都能闻到对方今天吃什么了。就这种环境,别说是个人情绪问题,就算是吃东西,都不见的能塞到肚子里头,吃饭都得下达任务才能塞进去的,能吃都是有功劳的。所以这种环境影响人身体的各个方面。再有一点,人是一种感情的交流动物,人长了一张嘴巴,不仅是为了吃饭,还是为了说话的。
一趟出去三个月,就那几个人,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估计连小时候多会尿床,长大了第一次和那个姑娘约会,是在电影院里头看电影还是躺在草垛上数星星,说了没有五次也有三次。这要是那一次说的和之前不一样了,都会有战友提醒你:“不是吧!你上次不是这么说的,小手都没敢牵一下,咋这不仅牵手了还摸脸了?”“闭嘴!你就不能当故事会听一听?他瞎编,你就不能瞎听吗?”还没解释呢?就有人反驳了。
就俩字——枯燥!所以潜艇巡航,哪怕是动力十足压根不需要补充燃料的核潜艇,他的行动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三个月的话那仅仅是记录,很少会有这么干的。一般人真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压抑,所以您说三个月的事,那是极少数的情况。小编这么说干巴巴的,下边给大家伙说一件事,这是小编在一份期刊上看到了,一个记者在潜艇部队代职一年的经历。
作者是一名老兵,在部队来服役都有三十多年了,见到潜艇的时候,那心情嘎嘎的好。上了潜艇,他知道了一句话,叫除不完的铁锈,学不完的潜构。啥意思呢?潜艇毕竟是在大海里头工作的机器,长个铁锈啥的这很正常,但作为一件武器,铁锈长出来了,你就得拿铲子锤子去铲掉,然后精心的刷上油漆,等着下一次他再长出铁锈,你在来一遍。
这活你几乎永远都干不完,当潜艇靠岸保养的时候,一帮子潜艇兵就钻到里头乒乒乓乓的在里头敲。至于学潜构,就是学习潜艇的构造。一说这事,估计很多小伙伴感觉新鲜,潜艇的构造还会变?变形金刚啊,这东西出厂的时候不就定型了吗?是定型了,但这事按照当时记者服役的那艘潜艇的老干部说,他搞了三十年的潜艇,还在潜艇学院学习了四年,至今对潜艇上的一些个阀门还叫不上名字。
说道这里,您可以回忆一下,网络上潜艇照片,那些个照片背后无一没有密密麻麻的各种阀门。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就一个潜艇的排污系统,他就有数十个阀门进行管理。排污系统这还是潜艇中最不起眼的地方,这要是关键性的系统,没有上百个这都和您没完。当然这个事和题目没太大的关系,只是小编说道这里,顺便说一下,让您感受一下潜艇工作的环境。
好了咱接着说。话说潜艇兵工作的环境中,人类所需要的三大必备东西,阳光,空气和淡水在潜艇中都是严重不足的。那个记者对这块也做了说明。首先阳光这东西在潜艇兵当中是珍贵的资源,毕竟潜艇是一件武器,他可不是什么观光的游艇,所以潜艇是全封闭的。整个潜艇上,能够唯一享受到阳光的位置,就是指挥员使用的潜望镜。这位记者经过批准,有幸使用了一下,他通过这个潜望镜看外边,除了海水就是海水,至于什么海鸟船只基本上就看不到,而且所有的东西感觉就是隔着一块毛玻璃在观察。
当然潜艇也会有在海面上上浮的时候,但这个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舵信兵在舰桥上来观察海面情况,至于其他人,别想了。除非遇到下雨的时候,而且是那种比较平静海面下雨的时候,为了节省一点淡水,会让艇员上去接着雨水洗个澡,但整个过程也不过是三两分钟,艇长会卡着秒表给你计算时间,一组也就两三个人样子。至于淡水,一人一天两茶缸水,一茶缸水一半刷牙一半洗脸,当时是沾着水擦一下而已,剩下的一缸子才是饮用水。
至于空气,根据有关部门的检测,整个潜艇上有害物质就多达数百种,什么燃料的废气,蓄电池的废气,油漆挥发出来的气体,武器发射后遗留下来的废气,甚至于仪器工作的时候产生的废气,或者人体排泄物的废气等等。以至于潜艇兵都很不喜欢吃豆子之类容易产生人体废气的食物,毕竟狭小的空间这玩意根本就没地方用扩散的办法消除。
您可以想象得到这里环境是怎么样的糟糕情况,而且潜艇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些废气还是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发生爆炸的可能性都是有的。这位记者还说,他听一个老艇员说过,有一次他们进行了六十个昼夜的远航。您知道回来之后艇员的身体都发生了什么情况吗?很多人的牙齿都松动了,头发一把一把的掉,长时间的远航,让人的感觉器官都麻木了,一个士官在过那脸盆大的防水门的时候,不小心把脑袋磕破了,他都没感觉。
这还是六十天,真要是上了九十天,您感觉一些,多三十天啊!艇员下艇的时候,估计有一些得上担架了。所以潜水艇的艇员是很苦的,这也是为什么三军中潜艇的补贴是最高的原因,应该的!潜艇在进行下潜的时候,都会进行长时间的通风,把大海上的新鲜空气尽可能多的往里头赶,让每一个舱室都换上一遍空气。而且为了应对各种废气,还有各种机器进行消除。
您比方说二氧化碳,这东西大多都是人体排出来的,但这东西达到一定浓度也是致命的,所以要是潜艇潜行的时间长了的话,船员就要依靠再生装置产生出来的氧气进行呼吸了,而这种通过二氧化碳制造出来的氧气,他的味道可以说很不好闻的。还有电池泄露出来的氢气,这玩意小编就是不说,您也知道他的危害,这就得依靠消氢装置进行消除。
那么对于这些可以消除的气体,这都还好,对其他很难消除的气体,咋办呢?只能把这些气体和空气搅拌搅拌混在各个舱室里头,让气体均衡一点。好吧,这些气体在密闭的大铁罐子里头倒来倒去的,时间长了,您感觉您的味觉还在吗?小编感觉香味和臭味你绝对分不清楚了,所以他们吃饭的时候一阵接着一阵的恶心吃不进去,也就是在所难免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会有一个好心情吗?心情差了的话,坚持超过九十天的记录,您感觉可行吗?如果您要是有机会看到一艘刚刚远航回来的潜艇,小编建议您到这艘潜艇上闻闻味,那股子浓烈的味道绝对会让您一辈子都忘不了,其他的就不用小编说了,您就知道坚守九十天,那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记录,这几乎就达到了人体的极限了。再有一个就是吃饭问题。
就记者呆的这艘潜艇上,伙房里头就一个厨师,他的工作岗位就一个五平方米大小的地方,他要在这里给七十多个艇员做饭,而且一天三餐都得齐备。一做就是两个热菜和两个凉菜,做好了饭您以为集中到一块吃嘛?不是的,他们是把饭装到饭盆里头,以舱室为基本单位,一盆盆的端过去,他们在舱室里头吃饭。不大一点空间,艇员们不是站在就是蹲着吃饭也是热菜和凉菜搅拌到一块吃的。
至于值班的人员,只能等到其他吃完饭的人员,接替了他们的岗位他们才能吃。如果这个点上,碰上了战斗警报或者其他什么警报的话,吃饭就别了,都得忙乎起来。所以每个在潜艇上呆过的人员,多多少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胃病。由于在艇上的时间太长,很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就吃不上,艇员口腔和眼角发生溃烂那都是常有的事。因为淡水缺乏,洗碗使用棉球粘着酒精擦洗的,衣服都能馊了,患上皮肤病那都是在所难免的。
潜艇在海里,怎么判断前方的情况?比如前方有巨大海带群怎么看到?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潜艇做为一款水下兵器,战斗是它主要的任务,也是设计制造它的动力来源,既然是武器就要具备适合作战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执行作战任务。潜艇在水下航行对于自己的位置、航路上的敌情、海底地形以及障碍物的感知能力都有系统性的要求,潜艇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不就成了瞎人骑瞎马了吗。潜艇在茫茫大海中是如何判断方向和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的呢?下面兔哥说说这个问题。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对于前方的探测主要是通过声呐来实现,我们知道普通的无线电信号和雷达电磁波都不能穿透海水,潜艇声呐是唯一的一个探测手段,声呐和雷达功能类似,只不过是传播的介质不同而已,雷达是空气中传播,声呐是水中传播,原理都是波束碰到目标体后回传回来。潜艇声呐会发出声波信号,当碰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如果声呐信号发射出去没有回声,证明前面一定距离内没有任何障碍物。
如果接收到了声呐回传信号就证明有障碍物了,声音信号间隔越短证明距离障碍物越近。潜艇就是这样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也是这样来搜索敌方潜艇的。上图就是潜艇声呐作用图,潜艇身体上有探测前方、两侧、上下的声呐设备,现在的声呐设备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屏幕显示,能够感知到障碍物的位置、距离、性质、大小等等信息,声呐就是潜艇的耳朵,通过把听到的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变成可视信号,潜艇也就等于有了眼里。
潜艇的声呐虽然好用,但也不能总用,这一点和战斗机火控雷达一样,谁先开启雷达谁先暴露位置,潜艇更是如此。潜艇如果不开启声呐不就成了瞎子了吗?没这么简单。潜艇上的声呐有两种模式,一个是主动声呐,也就上面兔哥所讲的,还有一个就是被动声呐,被动声呐和战斗机上面的雷达告警装置原理一样,本身不打开雷达,但能接受雷达信号,判断出目标位置。
潜艇被动声呐也是这样的,被动声呐既能接受对方声呐信号,也能接受障碍物所产生的声波信号。海水是涌动的,很多障碍物与海水摩擦会发出声音信号,潜艇被动声呐能够接收到这些水声信号,通过计算机解算出地形,障碍物的距离和大小特征。如果海水风平浪静怎么办,有办法,潜艇都有一个航路规划路线,有一个活动范围,并不是进入海里就像鱼儿一样撒开花的瞎跑,而是有一个路线和航行区域,这些区域都是提前经过探测的,有海底地形图。
我们总是能听到什么海洋科考船,海洋探测船等等,很多都是干这个的,海底地形图属于绝对机密,潜艇又是怎么做到自己在哪里的呢?一个是老方法,罗盘,类似于指北针,这也是所有船舶普遍使用的。罗盘导航也就是现在惯性导航的一部分,不过潜艇上的惯性导航仪和计算机是组合使用的,把航行角度度经过计算显示出来。惯性导航仪由潜艇上的加速度计,测出潜艇运动的加速度,通过计算机解算出航速,航程,同时解算出潜艇所在的经纬度、纵横摇角、速度、航行距离和航向等导航参数。
潜艇航行深度主要是深度表,类似于压力表,潜艇不同深度海水压力不同,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惯性导航仪有一个缺点,就是产生累积偏差,需要修正,常规动力潜艇航程近,而且上浮时间多,能够通过卫星导航进行修正,或是通过无线电导航仪进行修正,核潜艇长时间呆在水里怎么办呢?目前长波台是潜艇导航、通讯的利器,核大国都有长波台,长波台是唯一的能够实现水下通讯、导航等等任务的电台,能够对一万海里以上航程的核潜艇进行导航、定位、通讯,潜艇不需要浮出水面就可以进行信号接收。
不过长波台可不是谁都玩得起的,造价高昂。下面说说题目所谓的海带对潜艇的影响;首先海带能够食用,既然能食用也就不会是硬物,海带是一种水生植物,通常是浅海水域,并且是成片的生长。海带生长的地方潜艇很少去,即便去了也无所谓,海带很柔软,也很脆弱,特别容易断,对潜艇造成不了伤害。对于潜艇而言,海带并不可怕,而一些渔网,绳索更让潜艇害怕,这些东西能够缠住潜艇的螺旋桨,一但被缠住就会使潜艇推动效率降低,并且噪音增加,更重要的是能使螺旋桨失去作用。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