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主机pc游戏大作,更强调深度游戏,更注重游戏本身的质量,要开发好游戏,需要工作室的长期积累,考验的是工业体系的力量。一、棋牌类游戏平台的品质棋牌类游戏市场收益产值持续提高,客户对手游产品品质的规定不断提高,这将推动手游开发公司在游戏引擎、游戏画质、游戏关键点解决等各个层面不断进取创新。
如何做游戏推广?
游戏的推广,本质上是让好的游戏呈现给更多的人,让大家记住游戏中印象最深的点。用《新笑傲江湖》来举例,游戏中随处可见的国风文化让这个江湖变得独具一格。为了将游戏推荐给更多喜欢国风文化,喜欢武侠文化的人,我们会在TapTap上描述游戏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在微信微博贴吧上及时发布游戏的最新内容和动态,在头条号上展示我们与其他游戏最不同的国风手绘技法。
当然,必不可少的是在各大游戏中心预热,与热爱我们支持我们的玩家互动,在分享游戏福利的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帮我们传播。我们的初心就是做一款真正好玩的武侠游戏,这里有国风文化底蕴,这里有武侠绝世武功,这里有江湖百态人生,这里有逍遥趣味互动,这里不仅仅是独属于一人的江湖,而是大家的江湖。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何做一款好玩的游戏?
你自己都知道没有专业知识就不会有公司要你,那你就学啊。如果你连一个bug都修复不了,真的不会有人需要你。你说你知道什么样的游戏最受欢迎,但是我觉得你不知道。因为任何一款火爆的游戏都是褒贬不一的。你能做到的只是尽最大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如果你实现梦想的路上,需要你去认真打好基础,你愿意吗?只会玩是不够的,因为你只靠玩是不可能赢过人民币玩家的。
运营好一款棋牌游戏要如何做?
一、棋牌类游戏平台的品质棋牌类游戏市场收益产值持续提高,客户对手游产品品质的规定不断提高,这将推动手游开发公司在游戏引擎、游戏画质、游戏关键点解决等各个层面不断进取创新。可无论是哪种棋牌类游戏,平台游戏假如品质不太好,不可以确保手游的顺畅,那么这款游戏显然不太好运营策划,也不容易吸引用户留存。棋牌类游戏的质量以及棋牌类游戏的流畅度都要过关,这些都是棋牌类游戏运营成功的至关重要的点。
二、突显游戏创新与游戏特色很多手游之所以不成功,由于它们看上去不吸引人,也难以打动用户。如果你创造了一款带有自己个性并且在视觉上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游戏,它便将会备受瞩目,甚至打败竞争对手。在线做棋牌游戏运营,创新的运营不仅仅是出于赚钱的目标,更重要的就是在保证运营的过程中有所创新,有所进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在当前的棋牌市场,地方化的方言语音、地方化的UI画面、地方化的打法、地方化的CG插图、3D的新技术等等都是运营商保持自身特色与创新的好方法。三、合理的付费引导,营运商经营手游盈利点靠的是用户的充值消费,这就代表游戏里面要有许多付费点。那么这也是棋牌游戏经营要遵循的首位因素,那就是合理地策划与设置付费点。
投资人既然做游戏,就是想盈利赚钱,但是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什么钱该投资,什么钱不该花,我们要有计划地进行,有条不紊地仔细做,耐心做。不提倡那种简单粗暴的弹窗式邀请充值,这样对用户的体验感并不好,这样下去用户会有反感的感觉。而正确的做法则是:通过游戏的合理设置,提高玩家的使用体验,培养玩家的使用黏度,合理的引导玩家进行充值。
这样可以避免玩家对老是需要付费的厌恶心理,而且在提高玩家体验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玩家的付费率,让玩家慢慢地习惯付费和自觉付费充值。首充,比较低的一个价格,如首充“一元大礼包”、首充“六元大礼包”,都是一种比较好的引导消费充值。四、优质良好的客户服务(维护、售后等)优质良好的服务能在相当程度上提升客户的好感与粘黏度,但是许多人却常常忽略客户服务的存在价值。
针对棋牌类游戏开发中,客服大多数人以为就是简单的回复玩家咨询、解决玩家游戏相关的问题等等。但我觉得,客服作为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最前线(第一线),很多玩家的反馈对于游戏的意见和建议都会在和客服的交谈中有意无意的提起,而这些对整个产品的运营和发展都是尤其重要的。棋牌类游戏经营想要玩家成为忠实的用户,就必须保障游戏的质量和玩家的体验。
为什么中国开发不出一款好的网络游戏?
其实我们真的没必要用国外已经经营了很多年的游戏品牌去和国内的新兴品牌去比较,然后再厚此薄彼。作为一个游戏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因为不仅接触游戏行业本身,更因为是媒体,本就需要关注各种游戏,希望给诸位带来超过游戏行业从业人员本身以外的一些新的思路。首先,我们确实不缺钱,不缺人,但是我们缺时间的积累啊!不论是老牌的游戏公司任天堂,索尼,还是现在行业的标杆暴雪,还有这两年进入我们视野的拳头,Supercell,我们因为什么知道这些公司?要么是在精神娱乐匮乏年代中陪伴我们成长的,要么是因为收购兼并进入我们视野的,所以从资本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游戏产业是不容小觑的。
进入正题,分析开始。国人对游戏产业的认知游戏产业按照产业的划分应该算是第三产业,在传统的认知中,国人对于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的认可度是高于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因此当游戏产业在国外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对于游戏产业的认知还停留在“玩物丧志”上面。历来说中国人严谨刻板不能接受新的事物,大概游戏产业的桎梏应该也略有体现吧。
但是这几年,由于竞技游戏的比赛进入国人的视野,数量客观的奖金池,邻居家被看不起的小孩因为游戏发家致富,在资本的号召下,国人才发现,哦,原来游戏产业=一夜暴富啊!其实这种两极分化的极端偏见,还是在于对于一个行业的无知和认知简单化。想来这也应该算是人类的通病吧。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就算是国内游戏产业的巨头“腾讯游戏”,这个品牌的认知度也是近两年才经营起来的,然而,对于“腾讯游戏”的偏见,恐怕早已根深蒂固。
说白了“用钱创造快乐”这样不绝于耳的讽刺难道不是“我穷我有理,我若我有理”的延伸么?打个粗俗的比喻,去娱乐会所点个小姐还要给劳务费呢,游戏这种集合了那么多人智慧与健康的结晶,凭什么不能收钱?而这种偏向于“合作之前先丑话说在前”的模式,多少是会让人不舒服的。好,我们不说腾讯游戏,说说网易游戏,网易游戏是我认为国内最文艺的游戏公司之一了,虽然也会有加入抢钱大乱斗的游戏,但是他们做出的《花语月》《惊梦》这样的像一个匠人精心打磨的游戏,诚意满满的制作,却还是有人会说“怎么能和《纪念碑谷》相比呢”?试问不是因为苹果的营销策略,你会觉得《纪念碑谷》如此惊艳么?若真的要说中国游戏产业的技术不如国外,要么就是崇洋媚外,要么就是你玩的游戏太少。
不知道不代表没有!《王者荣耀》《阴阳师》已经分析太多了,《梦三国》这款游戏不也出口到国外去了么,今年电魂的新品发布会加游戏公开赛,就有北美的选手过来参加,你们不会真的以为他们请的托儿?这么快熟悉并且高水准的玩一款游戏,这个托儿未免太强悍了吧,况且人家是一个战队!说不定有人又会说,《王者荣耀》抄袭LOL,《阴阳师》取材于日本小说,那是不是《哈利波特》就不能让美国人拍成电影?《美国队长》就不能在中国上映?《琅琊榜》就不能再韩国播放?而且MOBA是一个大类的游戏统称,就像最初训练美国士兵开发出的射击游戏也不要全世界玩了,是不是CS应该不准守望先锋上市?80后觉得暴雪出的都是精品,那90后觉得拳头出的也是精品,那00后呢?这样的类比真的没有意思。
从今年“电竞”已经成为一门专业的大小课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游戏生态网络是在不断的优化中的。而被游戏包围的“90后”“00后”“10后”们,他们未尝不会再以后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的新生力量?那个时候是不是又要抱怨他们抢了就业机会了呢?况且中国之前并没有国外那种geek、独立游戏文化,行业理论、教育基础都比不上国外,因此一直面临人员素质问题。
比如韩国不少厂里有40岁以上的游戏美术,能一人负责建模、渲染,导图到程序里甚至写段脚本测试一下,而在国内这些活儿要3个人来做。3个人做也不是问题,问题是需要耦合的环节一多,难免每个人有不同理解,如何协调保证最终效果成了考验品控的一大问题。游戏制作团队里,往往一个流程负责的人越多,越难保证最终质量。你会发现国外很多游戏团队列出名单长得吓人,但一看其实人家市场测试音乐都算在内,实际美术程序游戏设计人员比同规模的国内项目少,这就是原因。
现有游戏产业病态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但是这种同行间的竞争是极为病态的。一个游戏活了,紧接着你就会发现市面上有一大堆长得相似的游戏在向你招手。同质化非常严重,为什么?因为在快速见效的指导思想下,抄袭是风险最小的选择。而在这种被迫的选择之下,从业人员的主要思想都被集中到了“数据”上。关卡设计不重要了,剧情不重要了,人物设计不重要了,游戏核心玩法不重要了,动作调节不重要了,游戏节奏感不重要了……那什么最重要?付费率最重要,付费值最重要,留存率最重要,用户量最重要……所以最终的产物就是一大堆连界面布局都基本一样的游戏了。
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炒股为什么受关注?因为来钱快。传销为什么屡禁不止怎么劝都不听?因为来钱快……凡是资本趋之若鹜的地方,就必然会有无数的人用欲望筑起一座座时刻准备倒塌的垃圾工程。而这之下的万千枯骨,谁又会在意呢?“如今这个市场,必须要动作快。我们要赶紧抄一个出来,才能站稳脚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现在回想起来,金庸小说里,最牛逼的往往都不是最快的,而是内力最深厚的那个。
制作一款游戏,应该选择怎样的服务器?
那么游戏行业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器呢?总结来说的话,首先要考虑这游戏的对象范围,是主打国内还是国外,如果是国内,由于南电信北网通的格局,必须考虑互通问题,BGP线路等等。此外也要考虑技术支持,游戏需要的网络标准,还有服务器对可拓展性的支持。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抗攻击能力。综合以上来说的话,高防云服务器相对更适合游戏网站。
例如迅云为游戏云用户量身打造了超高 IO 性能的独立云服务器,平均读写可达 1000Mb/秒,能够有效避免游戏卡顿现象。同时打造了低虚拟化、高可用性的游戏集群,每一个数据中心迅云都配备了万兆独立光纤,搭建了完善的实时监控故障告警技术。另外硬防可达300G,能够有效防御ddos攻击,保障游戏用户网络稳定安全。
什么是游戏开发?想做游戏我应该学什么好?
现在游戏制作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朝阳行业,做这个行业的人,目前在我们国家的薪水都是顶级的,而这方面的人才却很稀少。大学里也很少开设这种游戏制作的课程,即便是有,很多老师的水平基本上也就是一些理论派,没什么干货。其实很多人想做这个行业,于是从网上扒拉各种游戏制作教程学习,学了半天也是一头雾水,稀里糊涂,说不会吧,还真会,说会吧,水平还真不咋地。
中国游戏公司想要做一款全球性的游戏大作到底有多难?
PUGB mobile,王者荣耀,荒野行动,王国纪元等这些游戏,都是国产的全球化游戏。现在手游领域,国内已经完全站到世界第一梯队,在全世界占有着重要地位。感觉国产游戏不行,主要是国产的主机游戏和pc游戏确实不行。为什么手机游戏可以而主机pc大作不行?主要还是主机市场和手游开发逻辑的差异。手游一般是免费下载内购模式,游戏偏轻量级,玩家用碎片化时间游玩。
游戏内容深度相比pc和主机大作一般要潜,开发难度相对要低。国内的几十人的手游团队快去迭代,可以很快很近热点开发新游戏,抢占市场,手游的生存依靠的更多是推广运营,国内厂商开发能力不一定比得上国外工作室,但国内的资本,网易腾讯这些,却比国外的很多工作室更有钱做推广,可以更快在一个热点上开发出手游。但主机pc游戏大作,更强调深度游戏,更注重游戏本身的质量,要开发好游戏,需要工作室的长期积累,考验的是工业体系的力量。
国内的游戏公司,三五十个人半年开发出一个游戏的经验很多,但是建立完整游戏工业体系,能够驱动几百人团队开发几年的公司,屈指可数。国外一些主机游戏被称为年货游戏,比如xbox上的枪车球,各家的主打游戏,一两年两三年出一部新作,在前作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故事或改进画面或改进玩法。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作,大多都不是从零开始的,是有健全游戏工业体系的工作室,在积累几十年的前作的基础上,用几年时间进一步改进的新作。
而对于国内游戏公司来讲,几乎没有公司有足够的积累,要开发大作,从零开始,和国外公司从前作开始,基础完全不同。管理经验不足,开发人员制作大作经验相对缺乏,即使拥有相同资源,想要做出和国外公司相同的大作,难度和未知性都要大很多很多。资本都是趋利避害的,大作本来就意味着大投入高风险,而国内的游戏公司的大作经验缺失,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游戏公司就更难拿到足够资源开发和积累经验,从而落入恶性循环。
不过事情正在发生改观,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开始注意主机pc市场,腾讯开始建立自己的平台,引入switch,投资一些独立工作室,也在尝试积累主机pc单机游戏经验。米哈游重金几年投入原神,如今已经初见成效。在国内做好游戏是一条不易之路,不过依然有有远见的公司,有有理想的游戏人在不断前行。虽然前路漫漫,不过我相信,大方向上,好游戏越来越有市场,坏游戏越来越难生存是不会变的。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