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如衡阳在衡山以南。 湘阴在湘江以南。 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north of a hill or south of river] 阴,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说文》在阴。――《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 壜上张赤挛阴羽。――《周书·王会》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竹之管。――《周礼·大司乐》 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柞氏》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列子·汤问》 洞庭之阴。――唐·李朝威《柳毅传》 阴谷皆入济。――清·姚鼐《登泰山记》 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阴山背后(偏僻冷落的地方);阴木(山北的树木。一说秋冬生长的树木);阴竹(生长于山北的竹子);阴滨(江河的南岸);阴麓(山的北麓);阴坡(北坡)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的北面叫阴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