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臭氧空洞的恢复比我们预想的要慢的多。根据NASA的一项最新研究,要想让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恢复原样,这比科学家们预想的要多花近20年时间。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海洋和大气管理局(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以及大气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的科学家们最近开发了一个新工具——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电脑模型,以研究臭氧空洞何时会恢复。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每年春季,氯气和溴气消耗了同温层中的大量臭氧,从而形成臭氧空洞,而这些气体又是人们制造的化学物质释放出来的。臭氧层吸收了90%—99%的太阳紫外线,而紫外线辐射能够引发皮肤癌、基因变化和眼科疾病,并对海洋生物造成不良影响。这个模型首次对未来南极地区的氯气和溴气水平进行了评估。评估是以NASA观测卫星、NOAA地面观测站和NCAR飞行器观测站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的,同时还考虑到了未来这些气体的排放量和转移到南极上空同温层所需时间以及未来南极地区的天气状况。该模型精确地重现了过去27年南极平流层臭氧空洞的情形。利用这个模型,研究人员预测臭氧空洞要到2068年才能恢复,而不是早先预测的2050年。“南极臭氧空洞是我们大气臭氧损失的一个典型,”Paul Newman,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科学家,同时也是此次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极地以外的地区,如非洲或者美国,臭氧含量比正常含量要低3%到6%。而在南极地区,春季的臭氧含量只有正常含量的70%。新模型让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南极消耗臭氧的气体数量。”一些国际公约,如《蒙特利尔公约》禁止排放大多数可能损害臭氧的气体。但研究人员指出,臭氧空洞并没有因此而开始大幅减少,他们预计臭氧空洞要到2018年才会开始减少。(胡涛/翻译)
各国签订像京都议定书等类似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