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法几乎在所有选择题中通用,在逻辑判断题中也不例外,不过排除法在逻辑判断题中的应用方式与其他题型也有所不同。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如果题目中出现多个条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条件不符合的选项;排除法也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如可以在直接推导过程中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推导的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掉错误的选项。有些题目往往在没有推导出正确选项之前就可以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使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保证正确率。 例题1: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解题分析:题目中要判断三人的职业,要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判断比较不易,这时采用排除法解题就比较简单。由题干中“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两个条件可知,汤姆和卡尔都不是推销员,所以只能乔治是推销员,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B、D,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是C。所以,正确答案是C。2、可能性推理 在可能性推理中,在寻找加强、削弱、解释、前提项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题干论证无关的选项;在寻找题干论证的结论时,除了排除掉无关项外,还可以排除掉与题干论证相矛盾的选项。此外,当一些选项说得过于绝对之时,往往也不是题干论证的结论,可以排除。 例题2: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推出( )。 A.人生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 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D.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 解题分析:本题是结论型题目,直接使用排除法解题能减少解题时间。因为题目中没有提到生病与营养的关系,所以A项为无关选项,排除;题干中明确指出核酸不可能缺,所以B项是错误选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把题干讨论的内容扩大到所有保健品,显然不正确,排除。因此,可以从题干中推出的只有D项。所以,正确答案是D。这个问题最难的地方是我们不懂精灵的语言。除了不知那是真话还是假话之外,连那个回答是 yes 还是 no 都不知道。我们都可以首先简化问题:可以不失一般性地假设三位精灵用人类语言(yes or no)去回答。为什么可以这样假设呢?理由如下。 当我想问某位精灵命题 p 是否正确时,我不会直接去问,我会先将命题 p 转换成以下命题 q。 q = (p and (da 代表 yes)) or (not p and (ja 代表 yes)) 如果面前的是精灵丙,他的答案是什么对推理根本就无影响。如果面前的是真话精灵或者假话精灵,它对命题 p 以人类语言的回答是 yes 当且仅当他对命题 q 的回答是 da。(将所有情况列出来逐一考虑便会知道。)透过这种命题转换,我们可以一开始便假设 da 代表 yes,或者直接假设他们会用人类语言回答。 现在假设他们会用人类语言回答 既然他们用人类语言回答,问题便相对简单了。为方便讨论,假设三位精灵以左边、中间、右边一行排开。 首先我要引入一种迫假话精灵说真话的方法。假如我真接问眼前的精灵(不知是那一位)命题 p 是否正确,我有可能会得要一个谎话,因为那个精灵可能是假话精灵或者丙精灵。我要做的事,就是先将命题 p 转换成以下一个命题 q: q = (p and 你是真话精灵) or (not p and 你是假话精灵) 如果眼前的是丙精灵,那么他回答什么根本一点影响都没有。如果他是真话精灵或者假话精灵,他对命题 q 回答 yes 当且仅当原来的命题 p 为真。即是说,透过这种命题转换,我可以迫到假话精灵说真话(当然真话精灵仍然继续说真话)。明白了「迫真话法」之后,其实问题很容易解决。首先用迫真话法问左边的精灵,问他中间的精灵是否是丙精灵。由于用了迫真话法,所以我知样要么他是丙精灵,要么那个回答必然是真话。如果回答是 yes,我可以肯定到右边的不是丙精灵。(即是说,只要我用迫真话法问他问题,必然得到真话答案。)对他用一次迫真话法便可知道他是那个精灵,知道之后再问多他一条问题便知道那个是丙精灵。如果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 no,做法基本上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今次我们知道中间的精灵不是丙精灵。(之后用迫真话法问他问题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