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只有一个镜头转的很棒,其他的也没感觉有多出彩;配乐挺合适的没有感觉很过度;光线运用的特别棒,恐怖氛围基本全靠灯光了;铺垫挺失败的,那些铺垫都搞得太明显了,一眼就看出来那个草人啊升降的椅子啊那个莫名其妙的像是电梯井的地方还有那个水井什么什么的后来肯定会出事的嘛,真是一点都不意外……不过演员小孩子们的演技真心是好啊!有意思的是十字架啊圣经啊牛哄哄的神棍啊什么的到这一部就完全不管用啦,都什么什么鬼呀都是干不过真的鬼的哟,尤其是这种光天化日之下都能出来浪的鬼holy high!这么好听的you are my sunshine就这么被毁了很过分呀,会不会广大父老乡亲们留下什么阴影啊,以后还怎么直视这首歌啊……虽然是R级片但是真的会有父母带一群看起来七八岁的小孩子进来,虽然是父母陪同但真的不会有童年阴影吗,特别是那个被砍断的妈妈被钉在墙上的镜头……还有这种恐怖片真是少不了好奇宝宝,看这种片子全程弹幕主角傻x,不要教坏小孩子啊……想吐槽的是,现在的鬼都和小指头一样会瞬移的吗?那真的很棒棒哦。《安娜贝尔》多半是陈词滥调:正在弹奏的小提琴忽然爆了音,门砰地自动关上,摇椅兀自吱吱地晃,机器突然活动起来(《纽约邮报》评)作为一个钝器,以及一台让观众的神经紧张起来,继而用手指遮住眼睛的催发器,《安娜贝尔》虽然粗制滥造,但不无有效。谁让恐惧是如此的廉价。(《the a.v. club》评)《安娜贝尔》里面令人毛骨悚然的古怪小玩意比起《招魂》要少得多。(原导演温子仁在这里只担任了制片人。)但是莱昂耐迪先生全力挖掘了留白空间的潜力。(《纽约时报》评)虽是前传,但本片根本不可与温子仁的《招魂》相提并论,那部影片有效传递了超自然现象的刺激性,而且有着疲惫但接地气的人物角色。(《偏锋杂志》评)尽管有其不足之处,但《安娜贝尔》也不是没有一丁点的可取之处。它有一些令人不安的时刻,但这些时刻最终被毫无新意且愚蠢的故事给抵消掉了。(《华盛顿邮报》评) 。